河间市人民检察院2025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现将河间市人民检察院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
1、依照法律规定对有关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2、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批准或者决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
3、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对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支持公诉;
4、依照法律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5、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6、对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
7、对监狱、看守所的执法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8、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机构设置:
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单位名称 |
单位性质 |
单位规格 |
经费保障形式 |
河间市人民检察院本级 |
行政 |
正科级 |
财政拨款 |
二、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河间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收支包含在部门预算中。
1、收入说明
反映本部门当年全部收入。2025年预算收入1372.3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2.37万元,基金预算收入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00万元,财政专户核拨收入0.00万元,单位资金收入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0万元。
2、支出说明
收支预算总表支出栏、基本支出表按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制,反映河间市人民检察院年度部门预算中支出预算的总体情况。2025年支出预算1372.3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72.37万元,包括人员经费1165.67万元和日常公用经费206.70万元;
3、比上年增减情况
2025年预算收支安排1372.37万元,较2024年预算增加59.3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59.36万元,主要为2025年人员经费较2024年增加59.36万元,日常公用经费和去年持平。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5年,我部门机关运行经费共计安排206.70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维修、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等日常运行支出。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25年,我部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安排5.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2.8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为0万元,公务用车运维费2.87万元);公务接待费2.83万元。与2024年相比持平,无变化。
五、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总体绩效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落实高检院、省、市院工作部署,根据区委要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大局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分项绩效目标
(一)加强检察院内部管理
绩效目标:加强检察院内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
绩效指标:负责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依法管理检察官和其他检察人员的工作组织检察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
(二)部署检察工作
绩效目标:确定检察工作重点和制定相关措施。
绩效指标:对全院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查批捕、提起公诉,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实行法律监督工作
绩效目标:依法对民事诉讼、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工作。依法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绩效指标:受理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申诉和举报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自首;以及刑事赔偿工作。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法制宣传。
(三)工作保障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检察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和工作保障制度。
(二)加强支出管理。
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编制预算、加快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尽快启动项目、及时支付资金、按规定及时下达资金等多种措施,确保支出进度达标。
(三)加强绩效运行监控。
按统一要求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实现。
(四)做好绩效自评。
按要求开展上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对评价中发现的
问题及时整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规范财务资产管理。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固定资产登记、使用和报废处置管理,做到支出合理。
(六) 加强内部监督。
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公信力。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对绩效运行情况、重大支出决策、资产处置及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督导,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并配合做好审计、财政监督等外部监督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七)加强宣传培训调研。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本部门职工业务素质;加强调研,提出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意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